作者: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(来源:中欧北京)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企业家可以分成三类。
第一类是交易型企业家,他们的特点是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,当市场中出现新的需求时,他们会想方设法抢先满足这些需求,在赚钱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。
第二类是管理型企业家,他们不是一般的职业经理人,不是循规蹈矩、执行命令的管理者,而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创新,所以称他们为管理型企业家。
第三类是创新型企业家,例如乔布斯、扎克伯格、马斯克,今天用到“企业家”这个词通常指这类企业家。
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以交易型为主。改革开放的前二三十年,经济中有很多供不应求的市场空白,那时候只要看准了市场,整合资源,做出产品不愁卖,开办和经营企业容易获得成功。
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,供不应求变成了供大于求,留给第一类企业家的机会越来越少。在供给过剩的环境中,仅有资源整合能力已经远远不够了,企业和企业家必须转型。
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家很难从交易型转变为创新型,甚至很难转变为管理型的,他们还在习惯性地问:“股市年底多少点?房价还能再涨吗?政府政策会有什么机会?”还在做交易套利的打算,而不是创新型企业家的思维。
为什么要创新?说到底是为自己创造市场,现有市场基本都饱和了,你挤不进去怎么办?只有两条路,一是靠创新开辟属于你的市场;或者采用低价战略,打进现有市场,争夺市场份额。请注意,低价必须以可持续的低成本为前提,而可持续的低成本仍然要靠创新。
创新并不神秘,并不是从零开始造出一个AI机器人,用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的话讲,“创新是要素的重新组合”。比如iPhone,拆开看里面的技术大部分都是市场上已经有的,不是苹果发明的,乔布斯天才地把现有技术组合在一起,为苹果公司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市场,不必在传统的按键手机市场里“卷”。
创新大致可分为两类:颠覆式创新和改进型创新。
颠覆式创新从根本上改变行业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,比如蒸汽机改变了从纺织到运输的很多行业,整齐驱动的火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。集装箱重塑了航运业;亚马逊颠覆了零售业,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。
熊彼特认为,颠覆式创新高度依赖企业家的个人特质,包括性格、心理、能力等等,他说企业家“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气”,不是找风口,不是跟风,而是逆流而上。企业家享受创造的过程,成功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自然的结果,如果只关注成功还是失败,不能享受创新的过程,就不会有创新的持久动力,因为创新是非常苦、非常累的事情,只有作为乐趣享受,只有“乐此”才能“不疲”。
商学院能培养颠覆式创新的企业家吗?我跟沃顿商学院研究创新的教授交流过,我们倾向于认为,这类企业家是无法培养的,即使在企业家人群中他们也是少数甚至极少数。那么商学院是不是就得关门了呢?幸好还有第二类创新。
第二类创新是改进式的,是对现有商业模式、技术和产品的逐步改善。
彼得·德鲁克深入研究了改进型创新,推荐大家认真读一下他的著作《创新和企业家精神》。和熊彼得观点不同,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不是人格特征,企业家并不是仅凭直觉决策,后天的学习和理论也很重要。
创新能力可以培养,这就给商学院留出一条生路。企业需要天才型的创新企业家,同时也要进行有组织的、系统化的研发和创新,这是管理型企业家的职责。
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企业家?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结论。统计研究表明,企业家有比常人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,虽然德鲁克认为风险承受能力并不重要。根据德鲁克的看法,创新可以是低风险的,之所以高风险是因为缺乏方法论,是因为违背了市场的基本法则。企业家的另一特点是韧性,无论有多少困难,绝不轻易放弃。
英国哲学家休谟有一句名言:理性是且应该是激情的奴隶。套用休谟的话,颠覆式创新更多地需要激情,企业家要敢于想象、敢于承担风险。理性虽然在休谟那里从属于激情,但也是不可或缺的,理性和系统性的分析是改进型创新的基础,也可以降低创新失败的概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