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武陟东旭
1943年9月,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奉命攻打日军兴化县唐子镇据点,在战斗进入胶着状态的时候,一颗“炮弹”落在新四军阵地上,随着一声巨响,20多名新四军干部、战士牺牲和受伤,包括团政委彭德清。
(相关资料图)
发射“炮弹”开炮的不是日军,是新四军7团团长严昌荣。
严昌荣
严昌荣,1914年出生于湖北松滋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
他天资聪颖,求知欲很强,6岁上了私塾之后,成绩优异。
这天他背上小书包打算上学时,父亲叫住了他:“伢啊,别再去学了。”
“为什么?”严昌荣不解地问。
“你妈病重了,咱交不起学费……”父亲说着,难过地低下了头。
严昌荣望着天空,感到非常迷茫:同样是人,为什么有人不劳而获,吃香喝辣;有人一年到头忙碌,却吃糠咽菜?
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渐渐明白,这是世道不公。
要想实现公平,让穷人当家做主,必须推翻旧社会。
16岁那年,贺龙和任弼时的队伍来到湖北,他二话没说,参加了红军。
严昌荣似乎是天生的战将,他作为新兵,到了战场毫不畏惧,一听枪响就血脉贲张,奋勇向前。
第一次打仗,他就靠着一根梭镖,缴获了2支步枪,俘虏了2名白军。
因为作战勇敢,严昌荣后来屡立战功,被军首长所知。
1936年10月,红2、6兵团到达陕北,贺龙亲自点名,让严昌荣到抗大学习。
严昌荣一听说去学习,很不高兴,他对贺龙说:“首长,你让别人去吧,我不去上学,要跟您上战场杀敌!”
贺龙一听哈哈大笑:“小鬼啊,抗大是将军的摇篮,能到这里学习是难得的机会,多少人想去还不一定能呢,你却主动放弃?”
“昌荣同志,说实话,我也舍不得你这个小老虎。”贺龙握着严昌荣的手深情地说,“但是你上学是为了更好地打仗,是给你插上翅膀,如虎添翼。”
说罢,贺老总亲手为严昌荣正正军帽,然后拍了拍严昌荣的肩膀说:“去吧,用心学,好好干!”
(严昌荣:左起第三)
在抗大,文化水平不高的严昌荣凭着自己的灵性和勤奋,学了很多知识,感到耳目一新,大开眼界。
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战术,什么叫战略,什么叫战法。
一年之后,严昌荣以优异成绩从抗大毕业。
1938年春,严昌荣带着组织的期望,来到江南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,当了一名军事教员。
从一个农村娃,成长教官,严昌荣的进步太大。
陈毅和粟裕看到新来的这个教官一脸稚气,心说他能行吗?
为了摸清严昌荣的实力,二人亲自到了教室,听了他的讲课,对他的水平刮目相看。
他们还想观摩他的战术操练,看看他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。
战术操练结束后,二位首长不约而同地对他竖起大拇指说:“是块带兵的料哦!”
不久,粟裕对他说:“到新四军3支队5团当营长吧,让你当教官是大材小用了。”
1941年春节,时任新四军1师师长的粟裕又宣布一个决定,把严昌荣调到他的麾下,在3旅7团当团长。
7团的政委,则是福建同安人彭德清。
从此二人开始搭档,直到1943年。
那么,严昌荣为何要向包括政委在内的战友“开炮”?
彭德清1910年出生,比严昌荣大了4岁,他很早参加了革命,红军长征的时候,他留在闽南打游击。
彭德清是曾经担任同安县委书记,之后一直从事政治工作,从游击队到新四军,大多时间担任政委。
严昌荣不但军事素养高,而且性格幽默,跟官兵都能打成一片。
彭德清是政工干部,性格随和,说话艺术,二人配合默契,相得益彰,是很好的搭档。
既然如此,为何还会发生文章开头的一幕?
1943年4月,粟裕为了粉碎日军对我苏中根据地的“清乡”扫荡,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战略部署。
粟裕喜欢打“神仙仗”,不跟敌人硬拼,他决定四两拨千斤,袭扰敌人,扰乱其军心,让他们不得安宁,减轻主力压力。
谁来担任这个任务?粟裕想到了7团。
彭德清和严昌荣率领7团,来到敌人“清乡”圈的外线,兵分成三路,在4个县的边缘地区,将敌伪据点搅得鸡犬不宁。
这些据点位于苏北兴化北、盐城南、宝应东、东台西,这地方最大的特点是河流遍布,像蜘蛛网一般纵横交错。
开国少将彭德清
敌人在这些地区建立了梅花桩式的据点,覆盖了上述地区几乎所有的大小市镇和交通要道。
由于这些据点临水凭河,攻打难度很大,根本无法依托,因此日伪军高枕无忧。
粟裕之所以让7团去,是因为该团有两位优秀的指挥员,部队既能打夜战、攻坚战,还擅长打运动战、阵地战。
对水网区这样的战场,他们虽然是大姑娘坐花轿——头一遭,但粟裕相信他们能适应。
由于环境复杂,彭德清、严昌荣深知责任重大,不敢掉以轻心。
二人接受任务之后,研究了差不多一个通宵。
最后,二人都认为应该以夜战为主。
制定战术之后,彭德清率半个团部和4个连队,悄悄来到了兴化、盐城水网地区。
严昌荣则带领其余的部队,在外围待命,打算在必要的时候给对方声援,牵制敌人。
彭德清到达目的地之后,跟当地抗日政府结合,获得了大小船只数百艘。
夜战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
湖荡一望无际,纵横交错,还是在晚上行军,夜色茫茫,一不注意就会迷失方向,别说打击敌人了。
因此彭德清就让人购买了很多手电筒和红、绿布条,当作为行军的联络信号。
由于当地的船只很小,还要放沉重的武器弹药,一条船只能安排一个班。
新四军征集了很多小船,部署到大河湖荡中,长达数里,看起来很是壮观,就跟三国时东吴的水师一样。
7团采取奇袭、突袭、偷袭的战术,从5月8日到月底,他们四战四捷,拔掉了大邵庄、阁殿宝等地的敌人据点,让鬼子人心惶惶。
7团把日伪军打得叫苦不迭,在苏中的日军一看后院起火,不得不调兵遣将,兵分四路向7团猛扑过来。
这时候,彭德清和严昌荣的两班人马已经合在一起,他们研究之后决定,夜间转移,让敌人扑了空。
与此同时,7团跟敌人周旋一个多月之后,在7月初,7团出动2个营,像一把尖刀戳向敌人的心脏——兴化县唐子镇。
这个据点驻扎了日军指挥机关,因此防守严密,兵力众多,堡垒坚固非常难打。
战斗进行了2个多小时,我军付出了不小代价,但是没有任何进展。
营长见状,随即下令战士用掷弹筒向敌人堡垒射击,但是总是打偏。
团长严昌荣一看急了,他从一个战士手中夺过掷弹筒,大声地说:“让我来!”
姜还是老的辣,严昌荣连打两发,发发命中,将敌人碉堡中的机枪打哑。
“团长真厉害!”战士们齐声喝彩。
严昌荣显然受到鼓舞,他端起掷弹筒,开始发誓第三发。
可是就在这时,意外发生了。
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,“炮弹”没有飞到敌人碉堡,反而在阵地上爆炸。
顿时,7团的阵地硝烟弥漫。
这时候,彭德清伏在与严团长近在咫尺的草垛上,正用观察镜聚精会神眺望2营攻击进展情况。
巨响之后,彭德清头顶好像被什么东西击打了一下,从草垛上摔下来,什么都不知道了。
“政委!”不知道过了多久,彭德清在战士们的呼唤中睁开眼睛。
他强撑着站起身来,周围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。
只见严团长闭上眼睛,静静地躺在地上,鲜血把他身下的大地染红,左手不知道哪里去了。
同样闭上眼睛的,还有青年干事梁冠群和掷弹筒班的3名战士。
后来,彭德清还有18战士受伤,已经被运走抢救。
掷弹筒为何爆炸?
很可能是掷弹筒质量有问题,炸膛了。
众所周知,掷弹筒在二战时的亚洲是日军的专利。
二战时日军使用的掷弹筒是89掷弹筒,口径50毫米,全炮长月400毫米,炮筒身长260毫米,最大射程700米,有效射程500米。
全炮重只有2.7公斤,只比一支38步枪重了0.7公斤。
而掷弹筒的一个弹药袋装弹8发也不过3.6斤重量,加上掷弹筒的话,整个作战系统一共不到7公斤,比一挺捷克式轻机枪的重量还要轻。
掷弹筒只要2人操作即可,射速很快,大约每分钟40发。
而且它命中率很高,实战中达到85%以上。
因此,它携带方便,作战灵活,在战斗中让八路军吃了不少苦头。
日军89式掷弹筒及其弹药
1941年4月,八路军兵工厂仿制出第一批自己的掷弹筒,一共有40门,八路军战士称之为“五零小炮”。
新四军有了掷弹筒班,但使用的大多是自己仿造的。
因为设备简陋,材料也是七拼八凑,炸膛事件难以避免。
八路军仿造的掷弹筒
严团长是为了抗战而牺牲,他没想到武器会误伤战友。
回到驻地,彭德清让人给严团长购买了一口大棺材,亲手给朝夕相处的战友洗了澡,并且用棉花为他制作一只“左手”。
然后,又给团长穿上他生前喜欢穿的黄呢大衣,佩上从鬼子保田中佐那里缴获的一把指挥刀。
最后,在他的身体上覆盖一面鲜红的党旗,含泪将他埋葬在兴化县这片浴血奋战的土地上。
兴化县为了纪念严昌荣,将唐子镇改名为昌荣镇